教育部公布最新「學科標準分類」,在新增的語文學門下,分為外國語言文學類和本國語言文學類,而在本國語言文學類之下分3個細學類:台灣語文細學類、中國語文細學類、華語文細學類。台大中文系主任梅家玲表示,新修訂的學類刻意凸顯出「本國」「外國」的國別區隔,以國族意識取代了原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學科性質分類的原則,不但將使「比較文學」、「語言學」之類的學科無所歸屬,更挑動族群問題,徒增不必要的爭議。教育部進行「學科標準分類調查」,發函各大學中文系,擬將「中國文學系」改隸為「華語文細學類」,大學中文系批評聲浪多,教育部因此喊卡。圖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,很多外國學生到校報到選課。記者陳柏亨/攝影 分享 facebook 本報昨獨家報導,教育部配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,調整「學科標準分類」,原有學者建議將「中國文學系」改分在「華語文細學類」,遭到中文系教授反對,教育部最後決定不改。梅家玲說,「學科標準分類」在「本國語言文學門」之下,區分3個細學類:台灣語文細學類、中國語文細學類、華語文細學類。其中「中國語文細學類」之簡介為:屬於該學類之系所培育中國語文等之研究、文學、創作、應用人才,並結合資訊科技,使學生具有厚實的文化涵養、提升文化學術、配合國家人力需求與就業導向,實踐社會關懷。「華語文細學類」則為:培育國內外華語文教學、推廣、實務應用之人才。使學生具備漢語語言學知識、華文文學與文化知識、華語教學知識、從事華語教學研究知識等華語教學能力。也具備華語文教材編寫能力、華語文數位教學能力、華語文測驗評量能力等華語應用能力。據此,中國文學系屬於「中國語文細學類」,不應歸屬於「華語文細學類」,其理甚明,似已毋庸再議。然而,值得追問的是:為什麼教育部要在此時進行學科分類的調整?這樣的調整凸顯了什麼問題?梅家玲表示,據教育部所提供的資料,此次調整的語文學門乃是依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(UNESCO)制定「國際教育標準分類」(ISCED)的新增學門。但令人不解的是,參照第5次修正學科標準分類與ISCED-F 2013 架構對照表,其它學門大多依據ISCED的分類方式,即使調整,也只是文字上的微幅增減。唯獨新增的「語文學門」,其分類方式其實與ISCED大不相同。ISCED的語文學門下分3學類:「語言學習學類、文學及語言學學類、其他語文學類」。教育部所修訂的語文學類,是將前兩項分別變更為:「外國語文學學類」與「本國語文學學類」。梅家玲指出,換言之,新修訂的學類刻意凸顯出「本國」「外國」的區隔,以國族意識取代了原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學科性質分類的原則。如果現階段的台灣希望力求國際化,連教育學科都要依據國際科教文組織的分類,那麼,為什麼其它的學科分類幾乎照抄不變,唯獨要在「語文學類」中改變分類標準?「語文學類」刻意凸顯國別的區隔,其立場實與原初的學科分類原則大相逕庭。如此強分,反而容易割裂語文學類本有的重疊與交織特色,忽視,甚至限制了學科本身的發展。「本國」、「外國」以及「台灣語文」、「中國語文」、「華語文」的區隔,不但將使得「比較文學」、「語言學」之類的學科無所歸屬,更挑動族群問題,徒增不必要的爭議與困擾?
F6DD01F3CD3A9899
arrow
arrow

    teresaqq25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